新都区石板滩钩龙虾路线怎么走
驾车路线:全程约104.0公里
起点:虹口
1.从起点向西南方向出发,行驶50米,左转进入白八路
2.沿白八路行驶21.4公里,直行进入玉垒山隧道
3.沿玉垒山隧道行驶1.5公里,右前方转弯
4.行驶210米,右转
5.行驶30米,左转进入建设路
6.沿建设路行驶1.3公里,左转进入都江堰大道
7.沿都江堰大道行驶1.1公里,右转进入观景路一段
8.沿观景路一段行驶690米,左转进入迎宾路
9.沿迎宾路行驶3.0公里,稍向右转进入成灌高速公路
10.沿成灌高速公路行驶20米,直行进入成灌高速公路
11.沿成灌高速公路行驶36.7公里,朝绕城高速方向,稍向右转进入犀浦镇立交桥
12.沿犀浦镇立交桥行驶1.0公里,过犀浦镇立交桥约260米后,直行进入成都绕城高速公路
13.沿成都绕城高速公路行驶26.4公里,在青白江/金堂/成都城区/龙潭寺出口,稍向右转进入成青金立交桥
14.沿成青金立交桥行驶1.5公里,直行进入成金青快速通道
15.沿成金青快速通道行驶100米,右转
16.北海市内驾车方案
1) 行驶680米,右前方转弯进入石木路
2) 沿石木路行驶6.8公里,右转
3) 行驶190米,左转
4) 行驶440米,直行进入东风西街
5) 沿东风西街行驶310米,左后方转弯进入东风街
6) 沿东风街行驶20米,到达终点(在道路右侧)
终点:石板滩
走访石板滩丨感受客家、美食文化~

感受
石板滩故事
石板滩镇位于成都市东郊外侧东北隅,在龙泉山脉尾部与成都平原之交接境地,温顺的西江河流,自龙泉山脉蜿蜒前来,连着街场,绕镇流淌,将小镇装扮成“半岛”,飘向诗与远方~

这里,有画者为土城着色。
这里,有摄影家为土楼取景。
这里,有美食家为天鹅蛋着迷。
这里是新都,
这里是石板滩~

寻觅石板滩故事
客家文化·美食文化
1
石板滩的来历

相传:在横跨西江河的石桥下边,曾有着一扇宽敞开阔的河滩,这河滩是乡民们专门用来交易谷草的场所。由于河滩地质坚硬平展,被人称作“石骨子滩”。一日,一农夫顺心,早早贩完了谷草,挑着扦担走在回家的路上,迎面遇一乡友问候:“这般早,你打哪儿来耶?”那农夫随口答道:“我呀!从那石板滩过来。”这一妙答,可就深入了人们的心底:好听、易记、且上口。“石板滩”!“石板滩”!——这名字,从此不径而走,约定俗成。时至今日,“石板滩”再也没有变过。不过,亦有人讲:这石板滩的名字,是因为镇上的街道全是由石板铺设的,所以才取了“石板滩”这名。
2
石板滩镇的街房

石板滩镇的街房,亦是连着河道在岸边舒缓地展开。你不时可以透过河边一侧的房屋,瞧见那河畔的萋萋青草,和那清澈的流水。
石板滩多数人讲客家话,与广东梅县客家话相通。近三百年来,这里的客家人沿用母语,基本不被四川话同化,但经漫长的岁月,客家人在母语中也融合一些四川官话,形成东山客家话“方言岛”。
3
舌尖上的石板滩
肥肠羹

谈到肥肠,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耳熟能详的江油肥肠,各式各样,有蒸的、炖的、炸的、爆炒的、红烧的……不过,石板滩镇也有一道具有浓郁客家风味、以肥肠为原材料的客家名菜, 客家肥肠羹看似与蒸肥肠比较像,但是口味独特,不油腻,色香味俱全,让人赞不绝口。
天鹅蛋

500多年前的某一个冬天,一群天鹅飞来过冬。在客家人眼里,天鹅是一种代表吉祥、幸福的动物。当地客家人担心天鹅蛋被人偷盗,就用糯米、芝麻和红糖炸成天鹅卵大小的食物,取名“天鹅蛋”,供人食用,以保护野生的天鹅。久而久之,“天鹅蛋”这种食物不仅流传下来,还成了客家人喜爱的小吃。炸好的天鹅蛋用漏勺沥干油放进盆中,撒上亮晶晶的白糖、香喷喷的芝麻,轻轻地左右摇晃直至分布均匀,简直就是锦上添花。
当然,
还有石板滩镇关帝庙、文昌宫、土城……
我们的寻访还在继续,
更多故事,即将推出。
跟着我们,
一起去探索去发现去感受~
石板滩的故事吧!
本文来源:东山客家石板滩 、成都老客家
新都石板滩有什么好一点的教育培训机构没?孩子数学成绩太差了,求推
成绩不理想,第一个可能是没有好好学习,投入时间太少,没有充足的时间记忆和练习学到的知识。如果好好学习了,成绩依然不理想,就是对学习没兴趣。那就不如改变方向,学习特长比如烹饪、西点西餐、绘画、舞蹈、计算机等等,因为现在的社会现状就是“纸上千行不如一技之长”。
成都青白江区有啥子好吃的东西
成都青白江区有牛肉、烤鱼、串串等好吃的东西。
青白江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部,1960年建区,因境内清白江而得名。位于成都城区北部,距成都25公里,面积378.94平方公里,人口约40余万。东邻金堂县,西界新都区,南连龙泉驿区,北与广汉市接壤。区人民政府驻大弯街道,距成都25千米。地理坐标为北纬30°39′33″-30°55′,东经104°09′37″-104°29′31″。
青白江区是成都市乃至中国西部重要的工业区,化工、冶金,建材工业发达;同时青白江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,是四川省园林城市。
发展战略为“生态立区,工业强区、物流兴区、商贸活区,建设成都北部新城、构建和谐青白江”。四川省唯一的建筑高等学府——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校区也坐落在成都市青白江区,成为青白江一张鲜活的教育名片。
【行政区划】
青白江区辖2个街道、7个镇、2个乡:红阳街道、大弯街道、弥牟镇、大同镇、城厢镇、祥福镇、姚渡镇、清泉镇、龙王镇、福洪乡、人和乡。
【历史沿革】
成都市青白江区境域原为四川省新都和金堂二县辖地。
1956年,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大项目之一的四川肥料厂(今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)确定在金堂县华严乡 (今成都市青白江区主城区) 境内建设,四川省委员会设置四川省金堂工业区建设委员会。
1957年,国家缩小基本建设规模,金堂工业区拟建的7个项目中,只保留四川肥料厂1个在建项目。同年7月,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撤销金堂工业区建设委员会,四川肥料厂的建设改由中国**成都市委员会领导,地方行政管理的工作主要由金堂县负责。
1958年,四川肥料厂第一期工程进入土建施工高潮,四川省小型氮肥示范厂和成都钢铁厂相继破土动工,职工和家属人数猛增,职工生活、市政管理等问题都急需解决。四川肥料厂现场党组多次向中国**四川省委委员会和成都市委员会汇报,提出建立地方政权组织的意见。
1959年1月,中国**成都市委员会就扩大成都市区的问题向中国**四川省委员会提出建议,将新都、金堂等县部分乡镇划归成都市管辖。
1960年,青白江区建立时辖华严、大同和青白江(弥牟)3个人民公社,下分29个管理区,157个生产队。
1961年,3个公社划为37个生产大队,288个生产队。
1962年,3个公社划为40个生产大队,345个生产队。1966年,3个公社划分38个生产大队,331个生产队。
1981年1月,金堂县城厢区辖的1个镇(城厢)、6个公社(祥福、绣水、玉虹、姚渡、日新、龙王)和太平区辖的5个公社(太平、福洪、合兴、人和、云顶)划归青白江区。11月,省政府批准设置大弯镇的建制,区辖3镇,14个人民公社,178个生产大队,1580个生产队。
1983年12月,设置清泉镇,区辖4镇,14个人民公社,178个生产大队,1627个生产队。
1985年6月,弥牟、清泉2乡撤销建制,下辖村组分隶于2镇,实行镇管村体制。区辖4镇、12乡,178个村,1630个村民小组。
1990年,区辖4镇,12乡,178个村,1628个村民小组,城镇有29个居民委员会和家属委员会。
1995年,青白江撤销景峰乡,新建大同镇,镇人民政府驻新街,辖原景峰乡所属行政区域。
1997年,撤销华严、绣水、祥福、姚渡、日新、合兴6个乡镇。将原华严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划归大弯镇管辖。大弯镇人民政府驻青江中路。将原绣水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划归城厢镇管辖,城厢镇人民政府驻城厢。新建祥福镇,镇人民政府驻康家渡。辖原祥福乡所属的行政区域。新建姚渡镇,镇人民政府驻姚家渡,辖原姚渡乡所属行政区域。新建日新镇,镇人民政府驻红瓦店,辖原日新乡所属行政区域。新建合兴镇,镇人民政府驻合兴场,辖原合兴乡所属行政区域。
1998年,青白江区新设置华严镇,华严镇人民政府驻青江中路,辖大弯镇划出的团结路、青江路、怡湖小区、青江中路四个居委会、成都钢铁厂家委会及顺江、红阳、红峰、同井、玉带、永红6个村所属的行政区域。
2004年5月27日,撤销大弯、华严、日新、合兴4个镇和玉虹、云顶2个乡。原大弯、华严镇所属行政区域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。将原玉虹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城厢镇;城厢镇人民政府驻城厢。将原日新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祥福镇;祥福镇人民政府驻康家渡。将原合兴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龙王镇;龙王镇人民政府驻龙王庙。将原云顶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清泉镇;清泉镇人民政府驻廖家场。
2005年5月10日,青白江区龙王镇的新谊、双柏、黄果、园林、石桩、长林6个村和龙泉驿区黄土镇的回龙村、金三角社区所属的行政区域划归新都区石板滩镇管辖。石板滩镇人民政府驻石板滩场镇东风西街66号。